【新春走基層】草莓映紅新年景
游客在大交村草莓園采摘草莓。本報記者王荔攝
“一抹紅艷青壟上,滿面桃花笑春風”,剛掀開溫室大棚厚厚的棉布簾子,一顆顆鮮紅的草莓散發著誘人的香氣,也涌動著鄉村振興的蓬勃力量。
正月初八一大早,位于絳縣大交鎮大交村的富硒草莓園區里排起了汽車長龍?!敖衲晡覀兎N得比較早,上市早價格就好,現在采摘是30元一斤,賣果的話要40元左右?!狈N植戶王吉利告訴記者,經歷了疫情期間的市場低迷后,今年草莓收成好、價格高。
說起幾年前夫妻倆開始種草莓時,家里還僅是幾畝低矮的簡易大棚,和現在根本“沒法比”,“不僅大棚是現代化鋼結構,統一建設的,草莓也都是嚴格按照無公害標準進行栽培管理,統一實施水肥灌溉自動一體化,草莓苗養護用的是氨基酸,在成果過程中不會施加任何激素,所以草莓口感非常好,回頭客特別多?!?/p>
談話間,富硒草莓園區負責人程尚燕來給種植戶確定第二天要發走的草莓裝箱數量,她告訴記者,在大交村富硒草莓園區里,像王吉利這樣的種植戶有103戶,年產量180萬斤,產值3500余萬元,吸納脫貧戶33戶,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500余人,每年為村集體增加經濟收入6萬元。
“我今年60歲了,孩子們都在城里工作,在家閑著的時候,我就到草莓園區里干活,100塊錢一天,活兒也不累,孩子們也放心,我很滿意!”正在旁邊幫忙裝盒的村民李秋菊接過話茬說。
從短期產業到長效產業,從單戶產業到園區經濟,大交村舉辦了草莓采摘文化節,邀請專家教授到大棚進行指導授課,還評選了一部分黨員示范戶,帶領大家致富。
隨著產業的不斷提升,富硒草莓園區已成為大交村的熱門打卡地,不僅為游客提供了一個休閑游玩、體驗農事之樂的好去處,也更加豐富了鄉村旅游形式,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
傍晚時分,送走最后一撥游客,王吉利叫上記者一起回家,說除了游園采摘,他還不斷拓寬其他增收途徑。
一進院子,王吉利的母親正在家里忙著做飯??粗郎蠑[的過年吃的花饃,王吉利告訴記者,這可不是普通的花饃,里面“大有門道”,“很多傳統的花饃都是用顏料著色,好看不能吃,我家的花饃是精選不同蔬菜汁、水果汁調色,不僅色彩質樸自然,而且營養更加豐富。今天飯桌上的花饃主要用的是草莓汁,這是我們年前做的實驗,將來要是成了的話,就帶動大家一起做,把它做成產品就更好了,來這兒的游客可不少呢!”
聊天中,王吉利不時打開手機查看大棚的溫度顯示,他告訴記者,草莓生長對溫度非常敏感,5攝氏度左右最適合生長,以前,大棚內的溫度是他們最牽掛的事情,而現在只需要在家里點開手機,棚內一切都能夠及時了解。
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不斷優化,王吉利對2023年也有了新的期待?!跋M懈嗟挠慰蛠淼酱蠼淮?,喜歡上大交村。要是今年還能有不錯的收益,下半年我要把自家房子里里外外重新裝修,還要添置一些家具、電器?!蓖跫f,自己期待著下一個春節,一家人在裝飾一新的房子里度過。
王荔 張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