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hjnep"></dd>
<listing id="hjnep"></listing>
<rp id="hjnep"><input id="hjnep"><div id="hjnep"></div></input></rp><dd id="hjnep"></dd>
中共晉城市委宣傳部主管 晉城市融媒體中心主辦
設為首頁 新聞爆料
首頁 >> 吃在晉城

一粥一飯 情深意長

2023年01月04日 09:44:00 來源:山西日報

  塞北小城,紅稠粥飄香;晉南鄉村,臘八面暖心……臘月初八這一天,三晉大地上的人們用各具特色的食物,表達著對節日傳統的傳承、對親人的掛牽

一粥一飯 情深意長

臘八紅稠粥

  每年臘月初六中午吃炸油糕,那天我生日。然后妻子就會說,趕明兒個浸點豆子,做臘八紅稠粥。我說家里就咱兩個人怎么做稠粥?不值當。妻子沒再多言語,卻到底還是堅持做。她說可以放冰箱里,孩子們馬上放寒假,回來就能吃了。

  我們這里的臘八粥不是廣告片里的那種濃湯濃汁兒八寶粥,而是用高粱糯米花生和各種豆子加紅棗果脯果干,浸透熬熟熬爛,再用勺子攪成糊狀的稠粥。不過早些年,這些材料中有幾樣人們不一定都能備上,畢竟物質條件差一些。

  妻子很會做臘八紅稠粥,實際上她什么飯都做得極好。初七下午妻子便鼓搗出十來個小袋子,這個米那個米,花生米,這個豆那個豆,還有紅棗和蜜棗,紅黃黑紫橙,顏色豐富得很吶。盆里加溫水浸上幾個鐘點,再溫火慢熬。晚上8點多,粥便做好了。

  “哎呀,怎么這么早呀?不是明兒早上才弄嗎?”

  “趕明兒個早上再弄,你早就成紅眼兒了哇。今兒個先熬爛乎,明兒個早上勺子一攪就好?!逼拮拥氖炙嚥毁?,紅稠粥很好吃!

  家鄉左云有臘八一早吃紅稠粥的習俗。記得小時候,母親老催我們臘八早上早起,說紅稠粥要早吃,不然會紅眼兒。我們開始很相信這個,便早起吃粥。但說老實話,某一年母親的紅稠粥真不是很好吃的,于是某一年的臘八,我們就不怎么害怕紅眼兒了,也不早起了。我知道我這樣說是大不敬的,但這確是實言。那時候的粥不太可口的原因,那個年代過來的人都明白的,畢竟原料不那么豐富沒那么講究,缺這少那常有的事兒。

  在家鄉,過臘八,冰是一定要刨回來的。那時候十里河水大,冬天冰也厚,在這里刨冰省力氣,一刨一撬后,胸脯一般大一塊冰就起來了。抱起來看看瞧瞧,冰里面的小氣泡兒,像黍子,像黃豆,還是像莜麥?回去告訴爹和媽,爹媽便會說,嗯嗯,你們看這像黍子,這像莜麥……明年咱要多種點啥。

  刨回來的冰放水缸里一大塊,鍋臺上放一塊,院里的糞坑也要立一大塊,牛圈羊圈外頭也放一塊,冰上放一匙紅稠粥。對于莊稼人來說,那里面的寓意不言而喻,五谷豐登、牲畜興旺,光景一天比一天紅火。今天我們還過臘八,卻不去刨冰了。哪里去刨那么大又那么干凈的冰?如今,有的人家在家的人口太少,過臘八就會去超市買幾罐娃哈哈八寶粥,象征一下,有個意思就好。遠在他鄉打拼的兒女們,奔波忙碌中如果能想起臘八這個日子,估計也只能效仿上法。

  關于臘八和臘八粥的說法太多,有關于宗教的,有倡導勤儉持家、教育后代務必養德別成為不肖子孫的。也許一千個地方就有一千個不同的說法,而我這么琢磨:談論臘八粥的時候,是不是也在提醒人們,不論身在何方、距離多遠,是該籌劃回家過年闔家團圓的時候了。

  兒時,每到臘月初六,母親高興地張羅著粉黃米,然后招呼我去院子南墻邊的碾坊去推碾子壓糕面。還要浸豆子,煮豆子,做豆沙餡兒,中午吃炸油糕,當然包的就是豆沙餡兒。這么忙活只因為初六是我的生日,而我卻不懂那一天也是母親的受難日。母親到今天也沒有忘記初六這個日子,也總是記得提醒我們盡量親手做一碗臘八紅稠粥。

  母親是很有儀式觀念的一個人,這一點我們都能感覺得到,而母親多年已經習慣了,也許心里并不知道自己是這樣。好多年的初六這天,吃完炸油糕,母親便會不住地念叨,趕明兒再浸點豆子,好做紅稠粥,過臘八哩。于是我們每年都理所當然地吃到母親的臘八粥。

  母親當年的念叨,和妻子今天的念叨是一模一樣的。

  郭宏旺

臘八面香親情暖

  臘月的腳步,姍姍而來。

  臘月初八到了,年的氣氛漸漸濃郁起來,連空氣里都彌漫著要過年的味道。

  這一天,自古便是相沿成俗的節日,叫臘八節。臘八在我們晉南有一個習俗,就是吃臘八面。

  小時候,每到臘八,母親總要辛辛苦苦忙著煮一大鍋臘八面,鍋里還要放幾種香噴噴的好材料。里頭到底都有啥,我也記不清了,但歲月的記憶里,總能飄出母親熬煮臘八面的香味。

  “吃了臘八面,就把年來辦?!迸D八,是年的序幕,也是春節的開端。于是,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準備年貨、等待過年的喜悅中。

  每到臘月,農活兒基本上就忙完了,兼有春節臨近,臘八節的習俗便帶上了很多喜慶的色彩。泡臘八蒜,走親訪友,更少不了的,就是一碗香氣撲鼻的臘八面,既有溫暖的親情,也浸透著濃濃的年味兒。如今,臘八面的種類更加豐富,用料也更加講究,可是于我而言,總感覺缺點兒什么。細細想來,也許是少了父母那份綿綿的掛念和濃濃的愛意吧。

  又是一年臘八節,我又想起母親做的臘八面了。兒時的臘八面充滿甜蜜溫馨,那是愛的味道、家的味道,無法替代。無論過了多久,身在何處,我都不會忘記。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隨著時間的推移,臘八于我而言,除了熟悉的家鄉味,更是心底那份割舍不了的對父母的懷念……

  楊啟敖

晉城新聞網微信 晉城新聞網app
【打印】 [ 責任編輯: 豆曉軍 ]
太行日報社版權與免責聲明

《太行日報》、《太行日報·晚報版》和晉城新聞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視頻)獨家授權晉城新聞網發布,版權歸太行日報社所有,報紙和網站發布的獨家新聞,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否則以侵權追究責任!

凡本網未注明"來源:晉城新聞網、《太行日報》、《太行日報·晚報版》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對本文內容有疑義,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晉城新聞網咨詢電話:0356-2096059。

我要評論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Copyright 2006 - 2017 jcnews.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晉城市鳳臺西街338號晉城市融媒體中心 聯系電話:0356-2025100 E-mail:thrbwlb@163.com

晉城市直新聞媒體有獎糾錯   平臺技術支持:北京拓爾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晉城新聞網版權所有 未經晉城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4120190021 晉電子公告備2010018號 (署)網出證(晉)字第006號      晉ICP備 19008049號      晉公網安備 14050202000012號

破女初
<dd id="hjnep"></dd>
<listing id="hjnep"></listing>
<rp id="hjnep"><input id="hjnep"><div id="hjnep"></div></input></rp><dd id="hjnep"></dd>